学术活动

中国-南美联合地学研究中心2025年度交流会在京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5-10-22 作者:

2025年10月6-1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南美联合地学研究中心(CSAJC-IGGCAS,简称南美中心)成功举办年度交流会,内容涵盖联合野外考察、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合作签约仪式,推动中国与南美在地球科学领域的深入合作。

10月7日至16日,南美中心在内蒙古、宁夏、北京和天津进行“华北克拉通孔兹岩带基地-盆地演化联合野外考察”,来自中外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深入内蒙古、宁夏、北京及天津等地,系统考察了华北克拉通孔兹岩带的岩浆岩、变质岩与沉积岩序列,重点关注古元古代地质演化与元古宙增氧事件,并与南美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里奥克拉通等典型地质单元进行对比,深化了对前寒武纪大陆演化与全球超大陆重建的理解,凝练形成了多个宜居地球早期演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方向。

10月17日,“中国(东亚)-南美克拉通地质对比国际研讨会”在研究所召开,共设置了四个专题20个学术报告,涵盖区域地质对比、资源禀赋、古环境演变与地球动力学等方向。参加研讨会的外方代表有圣保罗大学教授、巴西科学院院士Wilson Teixeira,巴西西诺斯谷大学教授、巴西科学院院士Farid Chemale Junior、乌拉圭共和国大学教授Claudio Gaucher、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Andrey Bekker等8所国外大学的代表,所内多国留学生代表;国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河南理工大学、长江大学等高校,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等多家院外单位,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多家院内科研机构的百余名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了交流。翟明国院士到会致开幕辞。

10月18日进行的签约仪式暨发展论坛上,南美中心与巴西西诺斯谷大学和坎皮纳格兰德联邦大学签订(续签)合作协议。会议还讨论了南美中心发展规划,以及2026年详细的年度工作安排,决定了第七次年会以及2026年联合野外考察安排。

本次年度活动系统推进了中国与南美在前寒武纪地质、成矿系统与早期地球环境等方向的科研协同,为深化“一带一路”地学合作、探索地球早期演化与宜居性演变及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活动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以及研究所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支持。

联合代表团考察蓟县剖面

在京学术交流(摄影:任晖)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