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一带一路】中国-南美联合地学研究中心:探索两大古老板块的演化奥秘

发布时间:2025-10-22 作者:

中国-南美联合地学研究中心(CSAJC-IGGCAS,简称南美中心)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对外科技合作而设立的九个地学联合研究平台之一。中心成立于2020年,最初以中国-巴西联合地学研究中心为名成立,后经拓展与升级,正式更名为中国-南美联合地学研究中心,致力于与南美洲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

南美中心的核心使命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推动相关国家的国际交流合作与科学社会发展。当前,中心聚焦于中国(东亚)与南美两大古老克拉通的地质对比研究,充分利用双方在地质记录上的互补优势,以地球系统内外联动机制以及大陆形成与演化的深部控制为主攻方向,深入探索地球早期演化和宜居地球的形成及可持续发展,为全球气候环境和资源能源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在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国际伙伴计划、PIFI特需专家项目等项目的支持下,经过数年发展,南美中心已形成稳定的国际合作网络。中心现已与南美洲六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参与中心运作的南美机构达到九家。中心主任由彭澎研究员担任,并由巴西科学院院士Wilson Teixeira教授和Farid Chemale Junior院士先后担任外方主任。中心每年定期组织联合野外考察、国际研讨会和发展论坛,促进学者间跨越大陆的面对面交流。

近年来,南美中心将元古宙地球增氧和宜居地球的形成的深部控制作为重要课题,组织团队陆续对圣弗朗西斯科、里奥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独特的大氧化事件和新元古代氧化事件(前后)地质记录,中国-南美克拉通及周缘造山带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成矿事件,中国-南美克拉通元古宙超大陆重建等专题进行预立项和深入考察,极大地深化了科研人员对前寒武纪大陆形成与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理解,支持了岩石圈演化与环境演变全国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以及研究所的学科发展布局。

展望未来,作为研究所对外科技合作的重要窗口,南美中心将继续围绕“深时地球深地过程”与“宜居演化”两大主线,借力我国(科技部、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与南美相关国家签署的科技合作、地质研究与勘探合作等国家级科技合作协议(备忘录),结合我所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等重大科技任务,深化与南美伙伴在克拉通演化、早期生命-环境、战略性矿产等方向的合作,推动建立跨大陆、多尺度的地质—资源—环境对比研究体系。同时,中心将积极拓展青年人才培养与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增强我国在地球科学国际治理中的参与度与影响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科学支撑。

南美中心联合科考队考察华北克拉通元古宙增氧记录

南美中心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附件: